1. OS X xhyve virtualization

    xhyve 是最近看到的虛擬化技術,源自於 FreeBSDbhyve,試了一下,大致上沒啥問題,還滿順利的。

    範例是照這篇 xhyve を試してみた 來做,從 xhyve->docker->ubuntu 這樣,感覺之後拿來在 OSX 上弄 docker 相關的部署會蠻方便的,另外還有一篇 Mac OS X 上基於 FreeBSD/bhyve 的虛擬技術 xhyve,中文講解,流程是直接從 xhyve->ubuntu,然後是透過 iso 檔安裝的方式,不過步驟就阿雜多了。

    以後要想辦法逼自己多筆記一些資料啊,這樣懶下去不是辦法XD。


  2. OSX Mavericks ftp in finder

    找了一下 OSX 怎麼把 ftp 的目錄顯示在 finder 中,finder 雖然有內建 Connect to Server 的功能,不過非常爛,帳密登入的一直沒辦法 work,而且好像還是 read only,ftp command line 卻都沒啥問題,所以建議就放棄內建的功能,別浪費時間了 = =。

    後來看到 MacFusion 搭配 OSXFUSE,想說來試試看,就結果來看,還是沒有 KDE 的 Dolphin 來得方便啊QQ,不過也還算堪用就是。

    兩個都裝完之後,開啓 MacFusion,加入要 mount 的 ftp 或其他種 folder,但是我的沒有在 Finder sidebar 中出現可以點選的 ...


  3. OSX Mavericks ext4

    記錄一下 OSX Mavericks 讀寫 ext4 的方法:

    先裝 OSXFUSE,安裝過程中記得選 MacFUSE Compatibility Layer

    fuse-ext2

    接下來如果接上 ext4 的隨身碟,應該是能讀,但是卻還是不能寫(死)。根據 Read and write ext4 file system on Mac OS X Lion 這篇的做法,需要變成用手動 mount 的方式:

    fuse-ext2 -o force /dev/disk1s1 /where/to/mount/your/ext4/file/system
    

    記得這邊的 disk1s1 ...



  4. tree command exclude multiple direcories

    安裝

    一般 Linux 好像都會有裝,不過 OSX 上預設沒有,下個 brew install tree 裝就 OK 了。

    使用

    man 了一下,用 -I pattern 就可以略過資料夾,那如果有多個呢?本來猜是 -I pattern1 pattern2,結果不是囧,-I pattern1 -I pattern2 也不是囧。後來才看到用法應該是 -I pattern1|pattern2 才對 orz。



  5. stunnel Mac client

    stunnel server 的設定就照這篇的教學,不過 Mac client 的設定似乎不能直接套用 Ubuntu client 的,試了一下網路上的一些設定,總算有可以 work 的了,以下是我的設定,比較要注意的就是 cert 的位置要設對,另外就是 connecthost 要改成你 stunnel server 的位置:

    setuid = nobody
    setgid = nogroup
    pid = /tmp/stunnel.pid
    
    cert = /usr/local/etc/stunnel/client.pem
    client = yes
    
    debug = 7
    
    sslVersion = SSLv3
    verify ...

Page 1 / 1